【标准化 新变化】治理“白色污染” 共建绿色家园
2021-12-13 15:52:50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徐梅芳 | 作者:李顺 吴晴艺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6081

日前,记者来到湖南紫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蔬菜基地,只见蔬菜基地里一派忙碌景象。该公司负责人姚乐贵正和村民们一同将废弃的农用地膜捡拾起来,打包装筐运到集中堆放点,以便镇上农膜回收网点的工作人员装车运走。

农用地膜是土地保水保肥增温的必需品,但也是土壤污染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“老大难”。废弃农膜处理不及时或随意处置,不仅成为田间“白色污染”,还损伤土壤肥力。残留在田间的农膜在自然条件下难降解,会造成土壤板结、通透性变差、地力下降,影响农作物对水分、养分的吸收利用,不同程度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。当一亩地土壤含残膜达3.9公斤时,将导致农作物减产11%至23%。

为有效防治面源污染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。近期,县农业农村局分别来到各乡镇的设施蔬菜基地进行督查,指导清理废弃、破旧农用膜,要求做到定点集中收集,不随意丢弃,并清洁美化蔬菜设施基地周围环境。

“废旧农膜回收是农业绿色发展、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一环,对推进节能减排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、促进农业循环发展、低碳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。”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,该局将继续完善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池建设,并设立村级督导员,督导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;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,充分利用赶集日发放宣传资料、设置宣传展板等形式加大宣传,让农膜回收这一“新时尚”逐步深入人心,改变群众随意弃置、掩埋或焚烧农膜的行为,形成全民积极拾捡、回收网点应收尽收的良好局面。

责编:徐梅芳

来源:衡山县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